第63届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线上站)
London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rum
时间:2022年7月28日 - 8月9日(13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与 帝国理工大学 官方支持
全球超过70 国优秀学子齐聚的高级别青年科学盛会
10 堂 诺贝尔奖获得者级别 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亲身授课
10 堂 中国知名科研专家 的深度科学专题解读
高效产出科学创新作品 参与国际科学展评
LIYSF 简介

“LIYSF aims to give a deeper insight into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the benefit of all humankind and to develop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young people of all nations.”
LIYSF 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提供更深刻的科学洞见,了解科技应用提升全人类福祉的创新可能,并促进各国热爱科学的青年学者之间的全面理解和交流。
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 (London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rum) 创办于 1959 年,由已故的欧洲发明奖获得者菲利浦·格林 Philip S Green MBE 和世界友谊联合会创始人,丹麦丹内布罗格皇家勋章骑士勋章获得者亚瑟·麦克塔格特·肖特 Arthur McTaggart-Short 共同发起,第一年就获得了英国、丹麦、捷克共和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支持,秉持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消除战争造成的敌意的美好愿望,相信 “出于相似的兴趣,友谊会增长 out of like interests the strongest friendships grow”。首届代表把这项伟大的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很快,LIYSF 就跨越欧洲,邀请北美、中东、印度次大陆和亚太地区国家的代表也参与其中。62 年来,LIYSF 的宗旨从未改变,那就是让世界的青年人深入地了解科学及其应用,造福人类,并通过深入的沟通增进相互理解。LIYSF 通过著名科学家讲座、前沿科学研讨会、顶尖科研实验室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鼓励与会青年了解世界前沿的科学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科学挑战,激发年轻人探索世界的勇气。
LIYSF 受到世界许多科学界和政界领袖的关注与支持。目前论坛名誉主席 Royal Patron 为英国的长安妮公主 HRH THE PRINCESS ROYAL,论坛主席 President 为伦敦大学学院 (UCL) 资深教授 Clare Elwell 教授。前任主席包括至少四位诺贝尔获奖者(约翰·考克罗夫特爵士 Cockroft,劳伦斯·布拉格先生,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先生和波特勋爵),以及政界的许多重要人物。我们现任的科学赞助人和前LIYSF 主席是 Richard O'Kennedy 教授。前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曾两次参加该论坛。英国皇室和首相每年都会为论坛发表书面贺词。
LIYSF 伦敦站为期 14 天,每年吸引来自全球 70 多个国家的 600 多名优秀青年齐聚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参加。LIYSF 在主要的参与国家设置了选拔委员会负责选拔代表参与 LIYSF,包括各国教育部、学术机构、教师协会、校外科学教育的相关机构,以及当地国家知名的科学机构。被选派的学生通常是国际级竞赛、科学博览会的优胜者,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如权威的美国国家科学协会专门选拔学生参加论坛,加拿大青年科学基金会从其举办的科学博览会选拔获奖者参加该论坛。从 2015 年起,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组委会授权 ASDAN 中国(阿思丹)负责中国高中生代表的选拔与组织工作。由于新冠疫情,LIYSF 携手 ASDAN 中国共同承办 LIYSF 中国站,本着科学无国界的原则,邀请中国代表参与,构建科学人文命运共同体。此次 LIYSF 中国站是 LIYSF 60 多年来的首次尝试。中国站与伦敦站时间一致,部分主旨演讲环节将连线英国,与教授和全球代实现在线互动。
LIYSF 官方网址:www.liysf.org.uk
LIYSF 官方支持机构





















学术主席简介
LIYSF 现任名誉主席
英国长公主安妮 HRH THE PRINCESS ROYAL
安妮公主积极参与到 300+ 个慈善组织,致力于改善儿童教育和福祉。2019 年为
LIYSF 开幕致辞,呼吁青年一代积极探索科学,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性
LIYSF 学术主席(2018 至今)
PROFESSOR CLARE ELWELL
UCL 医学物理资深教授,开发了用于监测和成像人体的新型光学系统。她目前领导
盖茨基金会 /UCL 全球健康脑成像(BRIGHT)项目,2016 年 WISE 研究奖获得者
LIYSF 校友,曾经在 1984 年参加 LIYSF
LIYSF 学术主席(2018 至今)
PROFESSOR CLARE ELWELL
UCL 医学物理资深教授,开发了用于监测和成像人体的新型光学系统。她目前领导
盖茨基金会 /UCL 全球健康脑成像(BRIGHT)项目,2016 年 WISE 研究奖获得者
LIYSF 校友,曾经在 1984 年参加 LIYSF
LIYSF 历届学术主席
1959 – 1962 | The Rt Hon Lord Nathan 勋爵 |
1963 – 1967 | Sir John Cockcroft ,爵士,195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剑桥大学院长,第一次以人工方式实现了原子核分裂 |
1968 – 1969 | Sir Lawrence Bragg 爵士,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拉格关系式提出者 |
1970 – 1971 | Dame Kathleen Lonsdale 英国知名晶体学家,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主席,首位入选英国家学会的女性 |
1972 – 1974 | Professor Sir Joseph Rotblat 爵士,1995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反核人士 |
1975 – 1979 | Professor Sir Hermann Bondi 爵士,英国著名数学家和宇宙学家,创立了宇宙稳态理论,作为大爆炸理论的替代理论 |
1980 – 1982 | The Rt Hon Lord Ritchie Calder勋爵,英国和平委员会主席;爱丁堡大学前教授;核裁军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
1983 – 1986 | The Rt Hon Lord Briggs 勋爵,英国高等法院大法官,民事司法部副部长 |
1987 – 1989 | The Rt Hon Lord Porter 勋爵,英国地方政府协会 (LGA) 主席 |
1990 – 1993 | Sir John Meurig Thomas 勋爵,近代颇具影响力的英国化学家之一,剑桥大学前院长前英国皇家学会主任;女王勋章获得者 |
1994 – 2004 | Professor Brian FG Johnson 前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无机化学教授 |
2005 – 2017 | Professor Richard O’Kennedy 卡塔尔基金会研究创新副总裁,Hamad Bin Khalifa University 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校长,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 (DCU) 生物医学诊断研究所前教授 |
※加黑为诺贝尔奖得主
为什么选择 LIYSF
历史
1959 年 诞生,由已故的欧洲发明奖获得者 Philips Green MBE 和世界友谊联合会创始人 Arthur McTaggart-Short 共同发起 , 至今已经举办了 62 届
70 个国家 权威教育部门或科研机构选拔优秀代表参会
全球
权威
帝国理工大学 、UCL 等 G5 大学 和科研机构官方支持的项目,诺贝尔奖获得者级别的世界科学家、中国一流科研院所代表 等著名科学家亲临演讲与教学交流
2022 年首次云端盛会围绕前沿科研邀请到了 1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级别的国际科学家以及 10 位中国重要科研院所的一线科研专家来为参会代表带来最为高质量、前沿、真实、丰富的国内外科研启蒙
大咖
科研
在国际国内最顶尖的科学家讲坛启发下,参会代表将可以二十余个科研方向的深度启发之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进一步的成果产出,在学术辅导和研讨的支持下产出一份“科学助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创新提案报告
LIYSF 会通过 Science Fair - 科学创新展,给每位希望进行科研展示的学子一个舞台展示他们的科学提案和模型作品。专家评委们将会选拔优秀的代表在主会场向所有代表进行展示并颁发金银铜奖项
成果
发表
参会学子的优秀作品将受到 LIYSF 组委会的官方邀请,经整理审核后发表 汇编为国际性的科学专刊 在 LIYSF 全球官网发表(https://www.liysf.org.uk/)
参会代表将可以获得 LIYSF 颁发的官方结业证书,ASDAN Research Award 研究性学习证书,在科学创新展中表现优秀的代表还将获得科学创新作品优秀证书
证书
LIYSF 学术征程
零距离触及科学巨匠,产出属于你的科学创新作品,助力可持续发展

10堂
世界著名科学家讲坛
—领略全球科学前沿

10堂
中国科研学者专题探究
—聚焦中国科研专题

3大
学术能力提升及互动活动
—助力科学创新成果产出
Proposal 1 份
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提案报告
——产出独一无二的科学创新提案报告

2天
Science Fair 科学创新展
一线专家面对面点评

前60%
优胜代表将获得 各类展评奖项

100%
获奖作品有机会受邀收录到 全球官网的国际会刊
世界著名科学家讲堂
以下科学家将在帝国理工大学 LIYSF 伦敦站发表现场演讲,中国站代表将连线英国,通过直播参与到科学家讲堂,提问机会将被分配到伦敦站
代表以及全球在线参与代表,中国站将享有约 20% 的提问机会

Professor James Rothman

Professor Ijeoma Uchegbu

Professor Ian Chapman

Professor Tolullah Oni

Dr. Ollie Folayan

Professor Clare Elwell

Professor Richard O’Kennedy

Professor Peter-Paul Verbeek

Professor Mark McCaughrean
中国科研学者专题探究(中文)
- LIYSF 专题科研坊也是 LIYSF 的另一个重要特色。科研互动课堂一般是不超过 30 人的小班,学生有机会与教授 / 研究学者和其他的具有共同兴趣的与会代表进行深入的沟通。论坛会提供多个选题供参会代表选择。每个课题持续 6个学时,每个参会代表可以选择 2 个课题。
- 各主题科研工作坊将在会前 2 周开放,参会代表将会登陆同一平台根据兴趣进行选课。
- LIYSF 中国站的专业科研工作坊与上海地区的科研机构与院校合作,中国同学可现场参与,与中国科研人员教学互动。
![]() |
碳中和导向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学术支持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尽管城市的面积只占地球面积的很小一部分,但城市以及相关的碳排放却占了全球碳排放的大部分。对城市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的组成和总量;同时,城市在规划中,也需要考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等因素。科学家会用哪些先进的设计原则和科技创新,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呢? |
![]() |
南极科考中的新科技 学术支持单位:同济大学 从阿蒙森的狗拉雪橇、斯科特的雪地车、沙克尔顿的探险船,伯德的飞机、到现代的破冰船、探地雷达、卫星遥感、永久科考站……南极科考史上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南极科考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参加过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并参与中国第五个南极新站选址考察站的科学家,将介绍南极科考征途中的各国科技力量和智慧。 |
![]() |
大脑神经机制研究 学术支持单位: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们的大脑,藏着多少秘密!是什么让大脑剧烈放电?又是什么主导着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有什么技术可以窥探这个复杂的“黑箱”?大脑的生理活动,又会如何体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呢?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家将分享这一领域的前沿科学视角与科研进展。 |
![]() |
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的比较 学术支持单位:复旦大学 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是第二代,正在接近第三代。但“人工智能”依然经常被嘲笑为“人工智障”。它们在一些项目上远超人类,却在另一些对人类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上无所适从。人类制造的“人工智能”真的有可能吗?如何判断智能和意识?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人类心智和动物认知的关系又会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什么启示?听听研究者怎么讨论这个问题。 |
![]() |
改变世界的诺奖成就—基因编辑技术 学术支持单位:中科院巴斯德研究所 基因编辑是怎么一回事?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为何能获得 2020 年诺贝尔奖?它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 ?曾参与这项诺贝尔奖技术研发的科研专家将回顾这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是如何在几个信念坚定的科学家手里,从无到有地在实验室里发展出来的。 |
![]() |
芯片如何改变世界
学术支持单位:AMD 半导体公司上海研发中心 从不起眼的沙子,到功能强大的芯片,要经历什么?芯片是如何制成的?芯片又是如何驱动一台台设备,完成复杂的功能,从驾驶汽车,到绘制精美的画面?要成为一名芯片行业的工程师,有哪些方向可以选择?现代芯片的发展方向又有哪些可能?世界一流芯片企业的工程师,将带来芯片的入门一课。 |
※课题主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变动
![]() |
现代药物是怎样研发的
学术支持单位:亚盛医药青煜制药研发中心
一款现代靶向药物,是如何从发现靶点,到筛选候选药物,再到建立药动力学机制,最后申请专利?在药企研发一线科研人员,将带你体验一次这样的历程。 |
![]() |
现代医用生物材料的发展 学术支持单位: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 近一百年来,人类对癌症的认识和了解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技术的发明,让医生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人类能战胜癌症吗?什么样的癌症更容易被治疗?医生又是如何研究它们,如何对付它们的呢? |
![]() |
解密 2021 诺贝尔物理学奖 - 复杂性系统 学术支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有关复杂系统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但大部分人对复杂性系统的认知,依然只有 “一只蝴蝶引起一场风暴”的简单故事。那么,复杂系统包括哪些数学和物理背景?对它的研究,引发了哪些基础理论方面的开拓?为何诺贝尔奖如此青睐于它?它又有哪些重要的前沿应用? |
![]() |
现代科技的跨学科运用 - 科技考古为例 学术支持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核物理技术、同位素分析、分子生物技术、高能光谱、扫描电镜、雷达技术、遥感技术、大数据与超级计算……很多人不知道,现代考古学的一个分支 - 科技考古,竟然已经获得了这么多高科技的加持。当然,科技的运用也结出了硕果。在殷墟、三星堆、海昏侯等考古遗址的研究中,现代科技展现了巨大的威力。 |
![]() |
如何组建一个“深海动物园”?
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学科分类:工程、物理、生物
上海交大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先后研制成功了无人深潜器海龙、海马;还有90吨重型海底开沟机“海象”,可以进行海上沉船沉物打捞、深海钻探取样及海底特种管线安装等工作的“海鳗”等等。为什么要组建这样一个“深海动物园”呢?组建过程中又会面对什么困难,又需要解决什么难题?随着海洋工程实验室的老师们去探索吧 |
![]() |
一条河如何变成一座城市?
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 华师大
学科分类:地质地理、生物、物理、化学
长江、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在上游和中游哺育着众多的人口,还不断在入海口创造着新的大陆。大江大海的拥抱,为人类带来了怎样的资源?这里形成了哪些奇妙的地质地貌?又生活着哪些有趣的生物?河口海岸实验室的老师会带你领略。 |
![]() |
Bigger than bigger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工联合 华东理工
学科分类:化学、物理、工程
服装、鞋子、车辆、工具……我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化工产品。那么这些产品是怎么来找?是不是把实验室里的烧瓶烧杯放大成一个巨大的锅就可以像做实验一样连续生产出化工品来?你可能想到,恐怕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食堂的大锅菜和小锅菜做法都不一样,何况是复杂又危险的化学反应。那么,大型和超大型化学反应设备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哪些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化工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带你探究。 |
![]() |
渡劫的建筑
国家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
学科分类:工程、物理、数学
台风、地震,火灾,谁是桥梁、楼房、庙宇的终极杀手?为了对抗这些杀手,人类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屹立千年的古塔有什么秘密?它们又是否能再屹立一个千年?同学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和你一起探索这个秘密。 |
![]() |
小生命,大工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反应器 华东理工大学
学科分类:生物、化学
一个小小的乳酸菌,就是一个微型的反应釜,里面能够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所以你投给它牛奶,它能还给你酸奶。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呢?人类的肠道中就生活着很多像乳酸菌一样的细菌,我们放屁是由于它们,吸收营养也得感谢他们。
想一想,如果人工来制作一个肠道?让微生物给我们打工,我们能得到什么?这就是生物反应器要寻找的答数,今天,生物反应器不仅给我们食物,还为我们生产化工原料、处理污水,制造药物。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老师将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 |
从神经到意识
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学科分类:生物、医学、 人体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动作的?“意识”如何定义?果蝇的“思考”和小鼠的“思考”,在神经水平上是同样的模式吗?鱼的记忆是不是真的只有七秒?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创造另一个我?
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 复旦大学
学科分类:生物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失去宠物的人,也可以用宠物的组织克隆一个新的毛孩子了。但是有些克隆宠物的主人,会发现克隆的个体和原来的个体有种种区别。这是为什么呢?科幻小说和游戏中的克隆人军团,现实中能不能实现?我们的遗传疾病,又有没有根治的可能?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实的老师,将为你讲述人类在遗传工程探索过程中的有趣故事 |
![]() |
“跨界的材料”
中科院 上海分院单位:中科院硅酸盐所,上海师大
传统的化学,可以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两个领域。但是当新的交叉学科“材料科学”兴起的时候,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以脊椎动物中广泛存在的磷酸钙为例,基于它的有机 - 无机复合材料,会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实力。生物何以生产出如此强大的复合材料?其背后的化学 - 物理原理是什么?它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可能? |
![]() |
关于“光”的新物理
中科院 上海分院单位: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能被冻住吗?光又能“抓住”物体吗?最精细的光是什么样的?最强大的光又是什么样的?光如何引发核聚变?这些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关于“光”的最新物理传奇,且听科研一线的老师给你娓娓道来。 |
![]() |
人工智能机器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病毒学 复旦大学
学科分类:生物
为什么新冠病毒的传染力这么强?这和它的“冠”有什么关系?人类又是用什么方法对抗这些病毒的?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的老师带你对抗危险的敌人。 |
![]() |
驶入深蓝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 同济大学、彩虹鱼
学科分类:工程、物理、地质、生物
直到今天,人们对海底深渊的认识还非常粗浅。到过马利亚纳海沟的人,比上过月球的人还少。但深渊是那么迷人,吸引着人们前去探索。深渊里不仅它的富饶,它的神秘,它那冒着浓烟的“黑烟囱”在生命起源中的重大意义,和它在地球板块形成和运动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
※课题主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变动
![]() |
我们身边的纳米
上科院单位: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学科分类:物理
当你看到广告上铺天盖地的“纳米”产品时,你能够分辨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吗?当材料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会出现什么神奇的效应呢?大自然中有没有纳米材料?人工生产纳米材料又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这个方向的研究和工程应用目前有什么趋势和方向? |
![]() |
定制人体零件
上科院单位:上海组织工程研究中心
我们能够打印一个器官吗?我们可以用猪的心脏代替我们的心脏吗?或者在老鼠身上培养一只耳朵?随意更换零件的时代还有多远? |
![]() |
人类基因组
上科院单位: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开展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对人类的基因都了解了吗?现在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方向主要是什么?中国科学家起了什么作用?通过人的基因组,可以做些什么?基因公司和基因检测产品 这么多,有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为什么? |
![]() |
百炼钢与绕指柔
上科院单位:上海材料研究所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历史上“削铁如泥”的刀剑真的存在吗?要制作一把好刀,可以用什么材料?如果你是一个买刀人,你要测量什么参数才能判别一把好刀呢? |
![]() |
连接世界的巨轮们
上科院单位: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造船大国。在每年巨量的造船吨位中,有一些是非常有趣,非常特别的船。它们长什么样?又是为什么这样设计的?在它们奇特的身影背后,都有些什么科学道理呢? |
※课题主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变动
![]() |
在南极看黑洞
天文、物理 |
![]() |
水下有个森林
上海环境科学院 生物 环境 |
![]() |
科学家怎么看世界
复旦大学 科学 哲学 逻辑学 哲学 数学 |
![]() |
科学争论中的讨论规则
上海政法 科学 伦理 社会 |
![]() |
城市,野生动物的新家
上海自然博物馆 生物 |
![]() |
种子与转基因
复旦大学 卢宝荣老师 |
![]() |
地下深处的彩虹
上海矿物化石研究会,上海地质学会 |
学术能力提升活动助力成果产出(中文)
为了支持参与代表产出更为专业的提案报告,除了科研学者的深入辅导之外,组委会还精心设置了三大学术活动助力每位学子完成属于自己的科学创新成果,分为必修和选修。Office Hour 一对一学术指导为选修,参会代表可根据自己的课题进度和需求来相应进行预约,具体预约将在论坛开启后开放。
Research Coaching 学术提升工作坊(必修)
选题定向
如何在广泛的国内外科学家启 迪之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方向来完成核心创新提案任 务?学术导师将指导参会代表 搜集宝贵的灵感碎片,一步步 定位到自己的目标课题
学术调研
如何在确定课题之后充分吸取 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到具体的 前沿应用路径启发?学术导师 将系统地为参会代表分享国内 外相关文献、案例的搜集、分 析、归纳方法
学术报告
如何能够产出符合科学创新提 案学术要求的报告,摘得国际 展评桂冠?学术导师将分析学 术报告写作的重要原则、核心 注意事项和评审要求,便于各 位代表有针对性地准备并产出 高质量报告
Office Hour 一对一成果指导(选修)
跨学科知识指导
由各方向一线科研人员或工作者担任跨学 科知识导师,为参会代表提供一对一的相 关理论、学科知识等方面答疑指导。届时 将分学科方向开放预约,每位参会代表可 预约一次,每次为 20 分钟内
学术写作指导
由阿思丹研究性学习认证讲师担任学术导 师,为参会代表提供一对一的提案报告写 作、学术要求方面等的答疑指导。届时将 开放预约,每位参会代表可预约一次,每 次为 20 分钟内
Discussion Sessions 分方向学术研讨 (选修)
物理大类
生物大类
化学大类
工科大类
数学大类
计算机大类
医学大类
科学创新提案报告(中英文)
LIYSF 将在论坛开幕式中邀请到重磅嘉宾发布“科学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主旨下的科学创新任务,鼓励参会代表结合国内外科学专家、研究学者的深度启蒙来洞察科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探究科学发展的未来脉络,创想这些前沿科学将可以在哪些领域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助力联合国设立的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完成一份科学创新提案报告。
创新科学展 & 青年演讲
科学创新展 & 青年演讲(中英文)
Looking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cientist
Science Fair(科学创新展)是 LIYSF 重要的传统项目,LIYSF 本着激发下一代的科学家的宗旨,更加希望能给与参会代表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科学想法和发现,并与一线科研专家和其他代表深入交流。因此,每年的科学创新展都是特别受代表们欢迎的项目。2022 年科学创新展将结合论坛主题“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来开展,参会代表均将有机会展出自己的创新提案。由一线科研人员组成的评审团将聆听每位参展学子的介绍,并进行提问互动和评分。评出的优秀代表将有机会在青年演讲中进一步演讲自己的作品。
科学创新展奖项
- 科学创新展获奖代表将收到组委会的邀请参与 2022 年 LIYSF 科学创新作品专刊的投稿。代表们可以在会后进一步的创新提案优化及可视化模型作品图片整理,并向组委会及时提交英文版的提案和模型图片。经审核后的作品汇编专刊将发布在 LIYSF 全球官网并支持在线检索。
- LIYSF 全球官网:https://www.liysf.org.uk/
- 往届 LIYSF 中国站作品专刊收录:https://www.liysf.org.uk/liysf-china

科学社交
学生社交是 LIYSF 的重要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舞台,在 9天的深度交流中,同学们可以给予对科学浓重的兴趣建立起深刻的友谊。因此,每届的 LIYSF 主办方都会设计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促进交流。 我们相信,虽然与会者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学校,但是 LIYSF 将可能成为未来交集的起点,他们有可能就读与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共同进行一项科研活动,或是就某个研究交换意见。正如 LIYSF 成立之初的发心:出于相似的兴趣,友谊会增长
Scientific Visits
科研机构参访
我们将安排具有代表性的科研院所和科学基地让同学们进行参访,到现场真实体验科学家的工作。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参访
Science Fair
创新科学展
丰富有趣还能动手的科学创新展,将带领同学们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
Presentation
青年演讲
在科学创新展上表现优秀的小组或者个人均有机会到大舞台向所有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
2022伦敦国际青年科学论坛(中国站) 日程
2022 LIYSF 硬核学术收获
科学助力可持续发展提案报告
LIYSF China Science Journal
LIYSF 全球官方结业证书
ASDAN Research Award 研究性学习证书
UCAS 认可的考试局颁发的官方证书,证明 30 学时的研究性学习
LIYSF 青年科学创新金银铜奖荣誉奖项及奖杯
LIYSF官方组委会内部的会议论文集
LIYSF China Science Journal
LIYSF 参与国家
- 阿尔巴尼亚
- 捷克共和国
- 印尼
- 马尔他
- 俄罗斯
- 坦桑尼亚
- 阿根廷
- 丹麦
- 伊朗
- 墨西哥
- 卢旺达
- 泰国
- 澳大利亚
- 埃及
- 爱尔兰
- 荷兰
- 苏格兰
- 突尼斯
- 奥地利
- 英格兰
- 以色列
- 新西兰
- 新加坡
- 土耳其
- 比利时
- 爱沙尼亚
- 意大利
- 尼日利亚
- 斯洛伐克
- 阿联酋
- 巴西
- 法国
- 牙买加
- 挪威
- 南非
- 乌克兰
- 加拿大
- 格鲁吉亚
- 日本
- 阿曼苏丹国
- 韩国
- 美国
- 智利
- 德国
- 约旦
- 巴基斯坦
- 西班牙
- 越南
- 中国
- 根西岛
- 肯尼亚
- 菲律宾
- 斯里兰卡
- 威尔士
- 哥伦比亚
- 罗马尼亚
- 立陶宛
- 波兰
- 瑞典
- 津巴布韦
- 克罗地亚
- 匈牙利
- 卢森堡
- 卡塔尔
- 瑞士
- 塞浦路斯
- 印度
- 马来西亚
LIYSF 校友网络
加入 LIYSF 就如加入一个庞大的国际网络,所有在这个网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科学连接世界,带来改变!
以往参与LIYSF 代表感言

Kevin Lee

胡文中

祝小川

Nigel Pattinson

俞钧楠

张铭

Sorcha Ní Mhairtín

Fatima Surriya Haq

Daniel Morris

邵驰辉

邹昊阳

杨慧娴
参与流程
论坛语言
中英文(无翻译)
参会资格申请
- 官方邀请:官方邀请:在阿思丹 (ASDAN China) 举办的系列国际理科测评和挑战中获得国际和全国奖项的高中生可凭获奖证书取得参会资格;顺利完成了阿思丹 XLAB 科研室科研项目和科学方向名校夏校的高中生可凭项目结业证书取得参会资格
- 学校推荐:阿思丹(ASDAN China)合作学校校方正式推荐的优秀学子
- 个人申请:无上述获奖证书且无校方推荐的学生需要提交一年来理工科成绩和英文证明成绩,以及老师推荐信。评审通过后, 方可录取报名
论坛时间轴
3 月 -7 月 1 日
注册报名
7 月 9 日
会前学术材料发放
7 月 28 日-8 月 9 日
论坛
8 月 31 日
优秀作品专刊提交全球官网